原创 刘基不仅是朱元璋的智囊,也是元明鼎革之际的诗文大家
摘要:北京时间20191203关于【原创 刘基不仅是朱元璋的智囊,也是元明鼎革之际的诗文大家】的具体情况和说明,让www.ipboxs.com新闻频道的以图文形式为您慢慢道来。
刘基不仅是朱元璋的智囊,也是元明鼎革之际的诗文大家
刘基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、推翻元朝、建立明朝的活动中,发挥了智囊的作用,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施德政,得民心。是刘基治国思想的核心,也是他建功立业的思想理论依据。民本思想是刘基德政的出发点,不仅具有政治性,而且还有经济性,是统治者施政的基本方针,并通过生产实践和一生的亲民行动为表率。
刘基的儒学思想,对明初的学风产生了直接影响,其融会理学诸派,又以儒道互补,体现了明初思想的特征,影响了明初学术思想的走向。
对于消灭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先后问题上,刘基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军事形势,提出先灭陈友谅,再取张士诚的正确建议,为朱元璋歼灭群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。
明朝建立后,刘基建议实行的卫所制度,加强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,对于巩固中央集权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刘基一直来主张对民众要教化,使其明法懂法,刘基对《大明律》的制定,也起到重要的的作用。
在依法治国方面,刘基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,刘基认为,法治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有力保证,法律的制定要相对宽松,但是,在执行时,一定要严格执法,特别是对执法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刘基的法律思想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,对打破中国古代“人治”传统,并使法律日益走向客观、公正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,符合法律制度发展的进步趋势。
刘基是元明鼎革之际一位举足轻重的诗文大家,其诗文理论力主讽喻之说,提倡理气并重,重视时代风格。刘基为晚明讽刺小品的勃兴也起了先导作用,重视文学之于社会的能动作用,其经世致用的文学思想,对于扫荡元季文坛纤弱之风,为明初新一代文风之振起,在理论上起了开道的作用。
刘基以诗议政,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参政意识和批判精神,其所议论的范围包括元季至正年间吏治、军政等种种社会弊端。从诗歌的渊源角度考察,以诗议政,客观上承续宋人“以议论为诗”之传统,主观上则因其固有的经世致用的文学观念使然。诗作情、理兼具,既有社会认识价值,又有艺术审美价值。
刘基将词作为抒情言志的重要工具,题材广泛,内容丰厚,艺术上长于兴寄,长于铺叙,且善于用典。描景状物秀丽入神,造语精工典雅,词风以婉丽为主。
刘基的寓言文学不仅内容博大精深,还阐明了他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哲学、伦理、道德等观点,还表现了他的审美观和价值观。
刘基所作:《蜀国弦》:“胡笳拍断玄冰结,湘灵曲终斑竹裂。为君更奏蜀国弦,一弹一声飞上天。蜀国周道五千里,蛾眉岧岧连玉垒。岷嶓出水作大江,地砉天浮戒南纪。舒为五色朝霞晖,惨为虎豹嘷阴霏。翕为千障云雨入,嘘为百里雷霆飞。白盐雪消春水满,谷鸟相呼锦城暖。巴姬倚歌汉女和,杨柳压桥花纂纂。铜梁翠气通青蛉,碧鸡啼落天上星。山都号风寡鹄泣,杜鹃呜咽愁幽冥。商悲羽怒呀未了,穷猿三声巫峡晓。瞿塘喷浪翻九渊,倒泻流泉喧木抄。楼头仲宣羁旅客,故乡渺渺皆尘隔。含凄更听蜀国弦,不待天明头尽白。”
《梁甫吟》:“谁谓秋月明?蔽之不必一尺翳。谁谓江水清?淆之不必一斗泥。人情旦暮有翻覆,平地倏忽成山溪。
君不见桓公相仲父,竖刁终乱齐;秦穆信逢孙,遂违百里奚。赤符天子明见万里外,乃以薏苡为文犀。停婚仆碑何震怒,青天白日生虹蜺。
明良际会有如此,而况童角不辨粟与稊。外间皇父中艳妻,马角突兀连牝鸡。
以聪为聋狂作圣,颠倒衣裳行蒺藜。屈原怀沙子胥弃,魑魅叫啸风凄凄。梁甫吟,悲以凄。岐山竹实日稀少,凤凰憔悴将安栖。”
朱元璋评价刘基:“学贯天人,资兼文武;其气刚正,其才宏博。议论之顷,驰骋乎千古;扰攘之际,控御乎一方。慷慨见予,首陈远略;经邦纲目,用兵后先。卿能言之,朕能审而用之,式克至于今日。凡所建明,悉有成效。”
(本篇完)